武中资讯
News武中荣誉
Honor武中名师
Teacher武胜中学“六大行动”助推教育发展
质量提升行动
怎样把课堂打造为“让生命狂欢的知识超市”?这是摆在武中人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。经过不懈的探索,武中人在美国学者、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·戴尔的“学习金字塔”理论中邂逅了灵感。学校邀请西华师大的专家团队参与高效课堂模式的顶层设计和论证,初步建立了具有学校特色的“金字塔教学思想”,并在6个班试点总结,最后推广。经过三年的探索,学校创建了“五字”教学法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:以《导学案》为载体,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五个步骤(导、学、研、教、练):教师引导→学生自学→合作研讨→师生互教→练习评价。“五字”教学法营造出了一个活跃、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,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,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,有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。
亮点聚变行动
武胜中学坚持“创建特色学校、促进内涵发展”总体思路,以“文化治校,科研兴校,科技活校”为抓手,文化品牌为精髓,找准办学目标,丰富办学内涵,走出一条优质化、个性化、特色化的发展道路。学校健全了“四线九处四级交叉同步”的运行机制,实施“校长负责、民主管理、分线落实、班组包干”的管理模式,在全市率先采用督导评估制度,深入落实年级负责制、教研组长责任制,坚持“11226”(一个核心——素质教育;一条路线——群众路线;两大主题——改革与质量,和谐与稳定;两大方略——走动管理和五“W”;六大行动——校园议事行动,校园数字化行动,教师成‘家’行动,质量提升行动,亮点聚变行动,学生多元发展行动)工作思路;不断丰富“阳光体育”、“民族教育”、“科技文化艺术节”和“武中好声音”等教育文化内涵,形成了以“求真”、“尚善”、“创美”为代表的“真、善、美”和以“明礼”、“尚信”等为代表的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教育系列;夯实剪纸、篮球等特色项目,学校的品牌得到进一步提升。
学生多元发展行动
近年来,武胜中学大力实施学术、艺术、技术的“三术”战略,积极拓展上升空间,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发展平台。一是丰富社团活动。学校成立了学术科技类、文娱艺术类、体育文化类、实践服务类等社团16个;定期开展体育节、艺术节、科技节、读书节、“五·四”歌咏比赛、一二·九成人宣誓仪式等活动。二是开展学生自主教育。大胆创新班级管理模式,在全校推行“班级自治、学生自主管理”自主教育模式,有效培养了学生分析、处理问题的能力,增强学生的决策意识和民主意识。三是开展社会实践。组织学生进行以“学雷锋、做好事”、“小手牵大手,文明行为伴我行”、“做一个有道德的人”、“日行一善”和“做美德少年”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;认真组织开展系列主题班会;组织学生进行暑期研究性学习、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相关工作。四是举办“微格讲坛”。各班每周利用晚上读报时间组织三次宣讲,通过上台演讲、辩论等多种形式拓展学生视野。 (曹伟 刘娟)
新闻延伸:
十载辛勤耕耘,千计教育荣光。武中人抢抓新的教育机遇,当仁不让,乘势而上,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奋勇争先,不断演绎着一个个教育发展的奇迹,抒写了武中教育史上新的里程碑。
素质教育结硕果。学生陈姝姝参加全国第二届少儿风采展示大赛获得金奖,学校获四川省艺术人才大赛高中组第一名,校合唱《摘野菜》获省一等奖,学生舒泳之等3名学生参加“香港·2010年第五届国际音乐艺术大赛”荣获金奖,武中残疾学生吴波获省接力赛银牌和800米铜牌,学生何文静制作的“玻璃杯琴”、唐艺恒制作的“高效灵敏测电笔”获省“科技创新大赛发明”二等奖。学生陆松制作发明的“水陆两栖清扫船”获省“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”二等奖。
近年来,武胜中学先后获得“省级示范高中”、“省级校风示范校”、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校”、“省级园林式单位”、“省级卫生先进单位”、“省十所学科竞赛优胜学校”、“市校园环境建设示范校”、“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”等殊荣300余项,成功的办学经验多次被中央电视台、四川电视台、重庆电视台、《四川教育》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。